招猫逗狗
2016年12月11日 18:36
关注

唐寅 柴门掩雪图轴 唐寅(1470—1524年),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山水画既学南宋“院体”,也有元代以来“文人画”传统。此幅《柴门掩雪图》绘溪山积雪,溪上有磨坊,山下行人撑伞,路边有茅屋酒肆,又见孤舟泊于岸边。全画多以小斧劈皴,干湿并用,来表现山石与雪景。

评论
收藏
更多
Zou Fulei: A Breath of Spring(Google Art Project)
0
1
Xu Wei,Chinese: Sixteen Flowers(Google Art Project)
0
1
Xie Shichen: Landscape(Google Art Project)
0
2
Xia Chang, Chinese: Bamboo under Spring Rain(Google Art Project)
0
1
#吴门四家#【 明 文徵明 《沧江漁乐图》 】轴,纸本,墨笔,194.5×83.5cm。 题识:“天外群山碧玉浮,晚凉都上木兰舟。夫容衰衰西风急,满目沧江一片秋。徵明。” 本幅乾隆皇帝题:“渔村近水宅如浮,两个渔翁闲并舟。置却笭箵鱼不捕,且擎大白醉清秋。辛卯(1771年)新秋,御题。” ​​​​
0
34
李霆 墨竹图四屏 李霆(1554—1626年),字仲燮,号滩隐,为世宗玄孙益州君李枝之子,朝鲜时代三大墨竹画家之一。此图本为8幅,利用墨色极度浓淡的反差,描摹不同生态与气候条件下的竹子,从而表现出它们丰富多彩的形态与特征。现存4幅分别表现了新竹、筒竹、烟竹和雪竹之美。第三幅《烟竹》描绘了竹子被烟雾环绕,若隐若现的形态。
0
1
李霆 墨竹图四屏 李霆(1554—1626年),字仲燮,号滩隐,为世宗玄孙益州君李枝之子,朝鲜时代三大墨竹画家之一。此图本为8幅,利用墨色极度浓淡的反差,描摹不同生态与气候条件下的竹子,从而表现出它们丰富多彩的形态与特征。现存4幅分别表现了新竹、筒竹、烟竹和雪竹之美。 第一幅《新竹》显示了岩石间新长出的幼竹茂密地指向天空的形态,画中岩石采用中国明代浙派画法,黑白对比鲜明。位于后面的竹子则使用含水较多的淡墨,乍看很难发现。
0
4
郑燮 华封三祝图轴 以两石柱峰为背景,前绘三株墨竹。从右上题句中可知,郑燮以“竹”谐音同“祝”,以“峰”谐音为“封”,可见画中描绘的是传统吉祥典故——“华封三祝”。该典出自《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请祝圣人,使圣人富,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子。”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华封三祝”常用来表达祝福和愿望。郑燮作画尤擅竹石、花卉等题材,此作用线条勾勒出石柱轮廓,笔法爽利,棱角分明,再略辅以淡皴。墨竹则枝叶开张,以书法笔法入画,厚重有力。整体上浓淡相宜,凸显出前后的层次关系。
0
13
没伦绍等 葡萄图轴 没伦绍等(?—1492年),法号墨斋、月婿、止泺、拾堕等,是临济宗大应派禅僧,为一休宗纯弟子,与其师一样擅长绘画。此幅《葡萄图》与京都大德寺真珠庵收藏的《泼墨山水图》同为没伦绍等的代表作,展现了其典雅潇洒的画风,十分珍贵,原为日本小说家吉川英治的藏品。依画面上部题识可知,是年秋天,风雨交加,十日不断,而葡萄棚却未发生倾斜,还结出了累累硕果。题识写于延德辛亥年,即延德三年(1491年),本画也作于是年。
0
3
王翚 古木晴川图轴 为王翚晚年作品,此图景深层次丰富,山体坡石既有披麻皴造成的松软,也有小斧劈皴所表现出的陡峭坚实质感,虽然干笔皴擦居多,但施以薄而淡的色彩,滋润且明快,而涌动的水流,烟云笼罩的古木更显气势不凡。虽称“仿荆浩笔意”,但已化古为新。
0
19
宋旭 临流聚饮图轴 以断续线条勾勒山体外轮廓,内部则用浅淡而短促,密集而圆转的笔触塑造山石体量,再施以浓的苔点,近看细碎,远观又觉浑然厚重。远景高山重重,一道瀑布自左边山坳处倾泻而下;中、远景之间用烟岚虚化自然分割,突出了中景山岗,建筑也集中在这一层景致中,有虹桥架于溪流之上,水似自远景的飞瀑而来,桥上有行人,山径间有文士策杖,童仆跟随;山岗另一侧是一组临水建筑,文士活动于其中,一段山路循山岗蜿蜒而上,通向掩映在松林杂树间的馆舍;两股溪流冲过礁石,顺势而下,注入近景的开阔水域,水岸边,高松下,文士聚饮,童子侍立,一舟停泊,众人这时都向水面看去,将观者视线引向了画外,似乎有雅集者正驾舟而来。
0
14
唐寅 柴门掩雪图轴 唐寅(1470—1524年),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山水画既学南宋“院体”,也有元代以来“文人画”传统。此幅《柴门掩雪图》绘溪山积雪,溪上有磨坊,山下行人撑伞,路边有茅屋酒肆,又见孤舟泊于岸边。全画多以小斧劈皴,干湿并用,来表现山石与雪景。
1
7
歌川国政 隅田川的花见船图 原为装饰向岛餐厅而作。虽然画中描绘的是游人赏花的情景,但与樱花的美丽相比,画家更为细腻地表现了两船相遇瞬间男女感情的微妙变化。此画描绘了江户东部隅田川中的花见船。画面近处,带篷的小船载着几个艺妓模样的女子。其中三人坐于船篷下,将三弦琴放置一边,正玩划拳游戏;一人站在船头,沐浴微风,手拿牙签,眺望远方。这时,一艘朝吉原方向快速行驶的山谷船赶超过来。船上一个游手好闲的男子,口中叼烟,其视线似乎被小船上的几位女子所吸引。画面远处,可见堤岸上向岛三围神社的牌坊和前去参拜的行人,周围是盛开的樱花。
0
1
#山水画#【 北宋 范宽 《寒林图》 】团扇,绢本,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代山水画家真正得李成荒寒骨气的,最可称范宽、郭熙二人,以致在北宋时形成了以李、范、郭为主的喜画雪景寒林、推崇荒寒画风的潜在绘画流派。郭若虚以李、范之作为一文一武,而二家皆以寒称。范宽的雪景足称高格,清恽格说:“雪图自摩诘以后,惟称营丘、华原、河阳、道宁。”而四家之中,尤以范宽为甚。
0
3
#山水画#【 南宋 佚名 《山楼来凤图》 】绢本设色,147×77.4cm,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展卷之际,顿感古朴清雅之气扑面而来。画面上崖壁虬松,溪桥殿宇,文人相偕而行,一旁稚童抱琴侍立。在笔墨运用上,山石多用长斧劈皴,画松瘦硬屈曲、用墨凝重、用笔刚健、笔锋显露、为典型的马远一派画风。
0
12
#吴门四家#【 明 沈周 《苍崖高话图》 】立轴,绢本,墨笔,149.9×7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危崖苍松之下,高山流水之间,两位高士相对而坐,抚琴清谈,忘却寒暑,也忘却了昼夜。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画上的题诗,都是在赞颂与伯牙子期相类似的知音之情。明代文人因感世态数更、炎凉无常,转而于琴音书画之中寄寓他们高洁洒脱、闲适宁静的人格理想。笔墨之间,流露出一派天真简淡、幽深静谧的抒情和诗意。在此图中,沈周题诗道:“长松落落不知暑,高坐两翁无俗情。琴罢清谈犹半晌,不妨新月印淡明”,他似乎早己看透了“世情风雨易炎凉”,于是便提出“与君且卧茅檐下,九但条云看凤凰。”
0
11
#清宫画家#【 清 金廷标 《画仙舟笛韵》 】纸本设色,高71.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装裱成圆形外框,绘石壁沿著框缘相对,劲松盘踞于石上恰可遮阴,河流穿越峡谷。松下二船并泊,舟艇中高士横笛和奏。皴山以披麻融入斧劈皴,用笔劲利。画面色泽晕染清雅,构景清奇,堪称妙制。
0
18
吉田博(1876-1950),日本著名版画家,画风以诗情融汇于风景为特征,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间风景画第一人。
0
4
吉田博(1876-1950),日本著名版画家,画风以诗情融汇于风景为特征,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间风景画第一人。
0
9
吉田博(1876-1950),日本著名版画家,画风以诗情融汇于风景为特征,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间风景画第一人。
0
4
吉田博(1876-1950),日本著名版画家,画风以诗情融汇于风景为特征,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间风景画第一人。
0
1
吉田博(1876-1950),日本著名版画家,画风以诗情融汇于风景为特征,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间风景画第一人。
0
8
吉田博(1876-1950),日本著名版画家,画风以诗情融汇于风景为特征,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间风景画第一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