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y
2012年11月17日 20:51
关注

春秋龙形玉佩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出于赵卿墓,全身遍布隐起谷纹,是春秋晚期龙纹的典型式样。山西博物院藏。

评论
收藏
更多
台北故宫博物院著名藏品 翠玉白菜
0
31
清雍正珐琅彩墨竹图碗 高7.6厘米,口径16.1厘米,足径4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碗外壁用黑色珐琅彩绘画一幅墨竹山石图,画面上修竹数竿,疏落有致,画上角行书题句:“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题句引首和句后分别有“风彩”、“彬然”、“君子”等印,均为篆书朱文,与竹石图朱墨相映,简洁而清雅。碗底部有蓝料双方框“雍正年制”宋体字款。
0
44
象牙雕花镜奁,清晚期,通高19.5cm, 长29.5cm,宽22cm。镜奁共分两层:上层为盒,盒内安有镶牙框的玻璃镜;下层类似小柜,双扇门,打开后为两层,分装三个抽屉,均嵌银镀金錾双桃、双鱼纹锁扣。奁盖面中心刻五龙戏珠及四龙腾云纹,四周为龙纹。奁身通体刻满花卉图案,以菊纹锦地为边框,纹饰分三层,刻有松鹤、梅菊、凤凰、牡丹和四季花鸟果实等图纹。这件作品设计新颖,布局严谨,装饰华丽,是晚清宫中后妃专用的梳妆镜奁。
1
110
明代服饰
0
39
战国立鹿铜针筒 高27.5厘米,江川李家山出土。整体作圆筒形,器身遍布蛇形花纹;器盖与器身口沿处均有对应的小耳,盖顶立一鹿,四肢弯曲,尾上扬,侧首张望,作惊惧状。云南省博物馆。
0
49
父乙铜爵是商代时期的器物,该器形材质青铜,三追撞足,长腹,饰以兽面纹,上有铭文“父乙”。高22.7、腹径6、流至尾长17厘米。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0
34
赤金走龙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2.1—2.7厘米,长4.1—4.3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
64
西周逨盉 盉为古代酒器。该器造型别致,器身扁平圆体,长方形口,口上为凤鸟形盖,凤首高昂,双翼振展,器身与盖以虎形链及双环相连。腹两侧各有一由三圈纹饰构成的圆形图案,由外而内分别为变体夔龙纹、重环鳞纹和蟠龙纹。器盖内壁铭文3行20字:“逨作朕皇高祖单公圣考尊壶,其万年子孙永宝用”。2003年元月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
0
45
春秋龙形玉佩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出于赵卿墓,全身遍布隐起谷纹,是春秋晚期龙纹的典型式样。山西博物院藏。
0
53
战国螭纹提梁铜盉 该器物为提梁式三足盉。盉身呈扁圆形,周身饰凸弦纹四道,上下两段各饰由三角形蝉纹交错组成的纹带一道,中段饰细密的蟠螭纹。盉嘴为立体的螭首,螭首两侧及后顶加塑小型圆雕蟠螭四组。覆盘式顶盖。盖顶以菱形几何图案为地纹,堆塑十一螭、十六兽。提梁截面呈八角形,背部有透剔的扉棱状背鳍。三足作蹄形,前两足与后足成等腰三角形分列,每足上段饰蟠螭十二条,外侧立塑一小虎。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0
26
西周玉人 高9.1厘米,宽3.3厘米。1992曲沃县北赵村出土。出于晋侯墓地8号墓。扁体立形。整体皆以斜切刀法刻成的阴线勾勒轮廓。浓眉大眼,宽鼻扁嘴。衣高领,斜下左侧开短衽,束腰,下呈梯形,中有箭镞形蔽膝,左右脚跟相连,脚尖向外上翘。玉人后脑可见直发,发饰为双龙纹,二龙头下抵肩部,中间镂空,上端卷起形成一穿孔。此种发式颇为少见。山西博物院藏。
0
32
金银平脱镜
0
31
清茶具三件套,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0
26
五代鎏金银壶,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0
24
清 碧玉雕花多寶盒
3
415
故宫极品珐琅, 皇上的日用品
1
61
明代的插屏。“插屏”是一种统称。明代以前,插屏多趋于实用,被归为家具的一种,大都是接地而设。明代晚期,插屏升格为赏玩器,原来的实用功能转向装饰功能,不仅个头向微薄发展,材质也更加名贵。清代更是成为上流阶层除文房四宝之外桌案必备的陈设之一。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0
89
清《象牙四层透花提食盒》。此件提盒宛若云片糕般的象牙薄片密布山水、人物、鸟兽、草木、楼阁等紋飾,层层薄片镂空,片片题材不同。
1
48
清乾隆 红玛瑙玺印原配紫檀嵌玉印盒:此玺为红玛瑙质地,方形,形制仿汉印,上雕一盘螭作钮。螭龙扭身回望,方嘴垂耳,头后生一独角,肌骨饱满有力颇具两汉遗风。印面为起边框减地阳文:“务本方崇俭”,篆法端严,刀法圆转,章法平和严谨不乱,整体制作工艺宛然,有旧时造办处风格。
0
54
南博镇馆之宝,明代发饰《金蝉玉叶》。从考古资料看“玉叶”做题材的饰品宋墓已有出土,到了明代题材日趋多样。高考要带,意寓“头鸣”。
0
53
常熟博物馆藏 元 白玉狗:白玉,玉质莹润细腻,琢工上乘;整体圆雕,狗嘴微张,双耳下垂,双眼钻孔注有朱砂,脖子上系有一绳套,脊背隆起,椎节、肋骨均清晰可见,四肢亦精瘦有力。此作活灵活现,堪称精品。
2
24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明 玉荷叶杯:长15.2cm,宽5.9cm,高9cm。闪玉,除底部微微露出玉质原有的黄绿色外,通体褐黄,部份显现灰白斑,偶见褐红的色素,掺杂于阴刻线中。叶缘弯曲起皱。外壁双阴刻线刻划叶脉。叶梗在底部弯绕一圈后顺势上扬至杯侧,还具有器足与器把的实际功能。
0
55
芮公簋,西周中期。這是一件很精緻的方座簋,惜簋蓋已不知所蹤。圓簋和方座上的顧首鳳鳥紋,是穆王恭王時期多見的華麗紋飾,之後也有見到,是西周銅器的經典紋飾。梁帶村芮國墓地不知是否有早到中期的墓葬。樣式相同的簋有首陽齋芮公簋、黃縣芮公叔簋,陝西張家坡孟簋等。
0
38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藏:清19世纪《桃形玉托盅》。总高 5.1cm 宽 14.9cm 杯 直径 9.8cm。
0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