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张图片 · 

收藏
这个传统由英国殖民者带到我国香港,又演变成港式茶餐的风俗。时至今日在南方,“饮茶”的范围渐渐扩大为以“饮食”为主体,从叉烧小笼到面包蛋糕,从豉汁凤爪到鲜虾肠粉,都是佐茶的选择。茶餐的时间也朝早到晚,全天无限了。
0
6
茶艺到了日本,因为与僧侣的打坐不无关系,因而又自成一格,形成了另一宗仪式感和程式化都更浓重的文化,并有著名的“三千家”为茶道宗师代表。
1
57
北宋年间流行分茶。分茶又称茶百戏,是在以沸水点入茶碗之时,运用浮起的茶沫进行字画表现,颇类似于今日咖啡的拉花,因此又叫“水丹青”。 分茶对沏茶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当时是与琴棋书画并肩的高雅艺术之一。
0
15
饮功夫茶宜用紫砂壶,紫砂茶壶常年经过茶汤的润泽,会变得温润油亮,也常为爱茶之人所把玩。
0
6
急须是一种单柄壶,在唐代随着煎茶方式的流行而兴盛。急须用来煮茶,所以壶嘴要做得很高,以免茶汤溢出;直柄中空,是便于插入传热慢的木棒,以免倒茶时烫手。急须随着煎茶的没落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却跟着日本遣唐使回到了日本,在日本流传了下去。
0
8
煎茶法因为过于小众, 到了宋代便渐渐不那么时兴了。此时已不再将茶直接放入釜中煮,而是先将茶饼碾碎置于茶碗之中,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再用茶筅搅动让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是为点茶法。自明清之后,取小份茶叶在各个杯中逐份冲泡的“撮泡”,便是我们今天熟悉的泡茶方法了。
0
10
绿茶的饮用在唐代达到兴盛的巅峰,也由陆羽的《茶经》奠定了煎茶法的主要地位。煎茶先煮水,水面呈现鱼眼状碎珠且微响为一沸,此时要加盐调味;水泡如泉涌接二连三为二沸,此时要舀出一瓢沸水放在一边,然后用竹夹搅出水涡以均匀温度。随后,取出茶末放入水涡中搅动,煮到茶汤“奔涛溅珠”,为三沸。之后,便要扬汤止沸,再进行分汤。分汤的要义在乎均匀,茶汤的色泽和口感会因为浮沫的多寡而变得不同。
0
2
姜母茶
0
3
薄荷甘草茶:薄荷有止痛、消肿、抗菌的功效,薄荷甘草加冰糖煮茶,能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不适。 做法:鲜薄荷10g;甘草3g;冰糖20g;水500ml。砂锅中放薄荷、甘草,加水煮约10分钟;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0
88
板蓝根茶:板蓝根对缓解头痛、喉咙痛有良好的效果,这道茶能减轻感冒引起的不适,同时有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做法:板蓝根20g;甘草10g;水300ml。板蓝根洗净,沥干水分备用;将板蓝根与甘草放入杯中,冲入300ml沸水,闷10分钟即可。
0
9
蜜奶感冒茶:蜂蜜有消肿润喉的功效,而牛奶营养丰富,能增强抵抗力,并舒缓精神。温热的蜂蜜牛奶在感冒初期能加快恢复。 做法:蜂蜜20g;牛奶500ml。将鲜奶在锅中加热至沸腾;将牛奶倒入杯中,稍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0
124
银花山楂汤:金银花能清热解毒,中医常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对发热、咽喉肿痛疗效很好;山楂则有开胃活血的功效。 做法:金银花10g;山楂10g;蜂蜜45g;水600ml。锅中放入金银花、山楂,加600ml水煮至沸腾;水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关火;将清汤滤出,加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0
10
葱白大蒜汤:葱白有祛风发汗的作用,能够缓解风寒引起的鼻塞、头痛、发热等症状;而大蒜有杀菌的功效,多食用可预防感冒。 做法:葱白80g;蒜瓣40g;蒜瓣20g;水500ml。葱白洗净并沥干,切小段备用;大蒜洗净沥干水分,剥去薄膜后切片备用;将准备好的葱白、大蒜和冰糖一同放入杯中;烧一锅开水,将开水冲入杯中,闷5分钟左右即可。
0
8
黑糖姜母茶:由老姜与黑糖熬成的姜母茶是著名的防感冒饮品,能促进血液循环,温暖全身,并且有发汗、开脾胃的功效,适合冬季养生。 做法:老姜100g;黑糖100g;水5L。老姜洗净沥干备用;在砂锅中放入老姜和黑糖,加入5L水,煮约1小时。
0
15
生姜:生姜能驱散风寒,对于体质虚寒者而言,多吃能改善手脚冰凉,并改善呼吸系统的不适。
0
0
喝杯花茶暖暖身子
0
12
喝杯花茶暖暖身子
0
12
喝杯花茶暖暖身子
0
11
喝杯花茶暖暖身子
0
9
喝杯花茶暖暖身子
0
19
喝杯花茶暖暖身子
0
16
专辑名*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