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创画室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3
2
融化在夏日里 摄影:洪小漩 出镜:碧琳 那天和碧琳在东信和创园,阳光正好,紫阳花开。 去的路上,碧琳给我看她画的画,精致小巧,让人羡慕,她说下次给可乖画一幅。停顿了一下,她接着继续说,不过我有拖延症呢…… 碧琳换上我的一条粉色吊带裙,夏日的阳光扑在她的脸上。 拍照时,偶尔微风拂面,青丝凌乱,一瞬间,笑靥如花的她融化在夏日里,我居然晃了神。 碧琳喜欢安安静静站着,好吧,那我们就拍些安安静静的照片,也无妨。
0
3
融化在夏日里 摄影:洪小漩 出镜:碧琳 那天和碧琳在东信和创园,阳光正好,紫阳花开。 去的路上,碧琳给我看她画的画,精致小巧,让人羡慕,她说下次给可乖画一幅。停顿了一下,她接着继续说,不过我有拖延症呢…… 碧琳换上我的一条粉色吊带裙,夏日的阳光扑在她的脸上。 拍照时,偶尔微风拂面,青丝凌乱,一瞬间,笑靥如花的她融化在夏日里,我居然晃了神。 碧琳喜欢安安静静站着,好吧,那我们就拍些安安静静的照片,也无妨。
1
3
融化在夏日里 摄影:洪小漩 出镜:碧琳 那天和碧琳在东信和创园,阳光正好,紫阳花开。 去的路上,碧琳给我看她画的画,精致小巧,让人羡慕,她说下次给可乖画一幅。停顿了一下,她接着继续说,不过我有拖延症呢…… 碧琳换上我的一条粉色吊带裙,夏日的阳光扑在她的脸上。 拍照时,偶尔微风拂面,青丝凌乱,一瞬间,笑靥如花的她融化在夏日里,我居然晃了神。 碧琳喜欢安安静静站着,好吧,那我们就拍些安安静静的照片,也无妨。
0
1
融化在夏日里 摄影:洪小漩 出镜:碧琳 那天和碧琳在东信和创园,阳光正好,紫阳花开。 去的路上,碧琳给我看她画的画,精致小巧,让人羡慕,她说下次给可乖画一幅。停顿了一下,她接着继续说,不过我有拖延症呢…… 碧琳换上我的一条粉色吊带裙,夏日的阳光扑在她的脸上。 拍照时,偶尔微风拂面,青丝凌乱,一瞬间,笑靥如花的她融化在夏日里,我居然晃了神。 碧琳喜欢安安静静站着,好吧,那我们就拍些安安静静的照片,也无妨。
1
2
融化在夏日里 摄影:洪小漩 出镜:碧琳 那天和碧琳在东信和创园,阳光正好,紫阳花开。 去的路上,碧琳给我看她画的画,精致小巧,让人羡慕,她说下次给可乖画一幅。停顿了一下,她接着继续说,不过我有拖延症呢…… 碧琳换上我的一条粉色吊带裙,夏日的阳光扑在她的脸上。 拍照时,偶尔微风拂面,青丝凌乱,一瞬间,笑靥如花的她融化在夏日里,我居然晃了神。 碧琳喜欢安安静静站着,好吧,那我们就拍些安安静静的照片,也无妨。
1
2
融化在夏日里 摄影:洪小漩 出镜:碧琳 那天和碧琳在东信和创园,阳光正好,紫阳花开。 去的路上,碧琳给我看她画的画,精致小巧,让人羡慕,她说下次给可乖画一幅。停顿了一下,她接着继续说,不过我有拖延症呢…… 碧琳换上我的一条粉色吊带裙,夏日的阳光扑在她的脸上。 拍照时,偶尔微风拂面,青丝凌乱,一瞬间,笑靥如花的她融化在夏日里,我居然晃了神。 碧琳喜欢安安静静站着,好吧,那我们就拍些安安静静的照片,也无妨。
1
1
融化在夏日里 摄影:洪小漩 出镜:碧琳 那天和碧琳在东信和创园,阳光正好,紫阳花开。 去的路上,碧琳给我看她画的画,精致小巧,让人羡慕,她说下次给可乖画一幅。停顿了一下,她接着继续说,不过我有拖延症呢…… 碧琳换上我的一条粉色吊带裙,夏日的阳光扑在她的脸上。 拍照时,偶尔微风拂面,青丝凌乱,一瞬间,笑靥如花的她融化在夏日里,我居然晃了神。 碧琳喜欢安安静静站着,好吧,那我们就拍些安安静静的照片,也无妨。
1
1
郑曼陀,1888~1961年,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出生于杭州,祖籍安徽歙县。郑曼陀曾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语,师从一位王姓民间画师学画人物肖像,后到杭州设有画室的一家照相馆作画,专门承接人物写真。他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传统人物技法与从书本中学来的水彩技法结合起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画法——擦笔水彩画法。 郑曼陀创造的擦笔水彩画法,是用线描的手法先勾出人物的轮廓和造型,并用纸或布料在纸上反复摩擦,淡化线条和笔触,将明暗交界线钝化,然后用水彩层层敷染。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光鲜、富有立体感,给人以真实可触摸的感觉。因少了工笔重彩的线条勾勒,其描绘的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仕女,也不同于文人画只追求意境高远。
1
4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2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2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2
郑曼陀,1888~1961年,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出生于杭州,祖籍安徽歙县。郑曼陀曾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语,师从一位王姓民间画师学画人物肖像,后到杭州设有画室的一家照相馆作画,专门承接人物写真。他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传统人物技法与从书本中学来的水彩技法结合起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画法——擦笔水彩画法。 郑曼陀创造的擦笔水彩画法,是用线描的手法先勾出人物的轮廓和造型,并用纸或布料在纸上反复摩擦,淡化线条和笔触,将明暗交界线钝化,然后用水彩层层敷染。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光鲜、富有立体感,给人以真实可触摸的感觉。因少了工笔重彩的线条勾勒,其描绘的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仕女,也不同于文人画只追求意境高远。
1
6
郑曼陀,1888~1961年,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出生于杭州,祖籍安徽歙县。郑曼陀曾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语,师从一位王姓民间画师学画人物肖像,后到杭州设有画室的一家照相馆作画,专门承接人物写真。他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传统人物技法与从书本中学来的水彩技法结合起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画法——擦笔水彩画法。 郑曼陀创造的擦笔水彩画法,是用线描的手法先勾出人物的轮廓和造型,并用纸或布料在纸上反复摩擦,淡化线条和笔触,将明暗交界线钝化,然后用水彩层层敷染。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光鲜、富有立体感,给人以真实可触摸的感觉。因少了工笔重彩的线条勾勒,其描绘的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仕女,也不同于文人画只追求意境高远。
1
5
郑曼陀,1888~1961年,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出生于杭州,祖籍安徽歙县。郑曼陀曾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语,师从一位王姓民间画师学画人物肖像,后到杭州设有画室的一家照相馆作画,专门承接人物写真。他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传统人物技法与从书本中学来的水彩技法结合起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画法——擦笔水彩画法。 郑曼陀创造的擦笔水彩画法,是用线描的手法先勾出人物的轮廓和造型,并用纸或布料在纸上反复摩擦,淡化线条和笔触,将明暗交界线钝化,然后用水彩层层敷染。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光鲜、富有立体感,给人以真实可触摸的感觉。因少了工笔重彩的线条勾勒,其描绘的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仕女,也不同于文人画只追求意境高远。
1
5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1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1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1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1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1
1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1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1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0
1
2016年的秋天 摄影:洪小漩 出镜:niki一家 前几天,和niki妈妈联系,得知niki已经开始念书,变得忙碌。 我想起来,去年给niki拍的照片尚未整理好,这便重新找出来倒腾了一遍。 第一次和niki见面是在东信和创园的一个展上,展的名字我不记得,就清楚当时我追在niki身后,快门按个不停。 去年,我们开了很久的车,到了这里,看到一块倾斜的站牌,上面显示,这一站叫做原种场。如今想想,这站名可真奇怪啊。 那天阴天,索性天不算冷。 金黄的麦田,旁边有收割机在忙碌,可以清晰闻到空气中飘来香味。那是麦秆折断,渗出汁水沁如泥土的芬芳。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