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饰

纹饰
0
0
【清康熙‖黄釉暗刻云龙纹碗】碗撇口,曲腹,圈足。碗里施白釉,光素无纹,外壁施黄釉,腹暗刻云龙纹,下刻海水江崖纹,纹饰刻划精细。外底署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
0
0
剔红枫叶秋虫图盒,清乾隆,通座高8.5cm,口径13.5-10.5cm。清宫旧藏。 清代雕漆重刻工轻磨工,乾隆时尤为精工纤巧。当时雕漆新风格往往通雕锦纹不多加装饰,或锦地面积增大,缩小花卉草虫等纹饰。此盒即利用枫叶细密的筋脉作锦地,仅雕刻两只秋虫。以自然物象刻成锦纹图案细微精妙至极。 ​​​​
0
0
紫檀荷花纹床。 清中期,高116.5厘米,长224厘米,宽132.5厘米。 此床紫檀质,面装屉盘,面下束腰,鼓腿彭牙,内翻马蹄足,床面上装三屏风式床围。 束腰及牙条浮雕荷花莲蓬纹,腿、足部雕密不露地的荷花纹,床围透雕荷花莲蓬纹。 此床的雕刻采用穿枝过梗的手法,使得纹饰彼此贯通,连成一体。 荷花枝叶蔓延,生动逼真,与木材之坚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得起“工精料良”四字。
0
0
五彩耕织图瓶。 高46.5厘米,口径12.3厘米,足径13.2厘米。 瓶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形似捣衣用的木棒槌,故俗称“棒槌瓶”。 瓶身彩绘4组纹饰。 口部以绿彩墨线勾画回纹一周。 颈部绘通景山水人物纹。肩部绘梅花锦纹及4个开光,开光内绘琴棋书画。 瓶身以五彩绘养蚕、碓米2组主题纹饰,每组绘6人于室外劳作,并题“舂碓”、“分箔”及五言诗2首。 舂碓图题诗为:娟娟月过墙,簌簌风吹叶。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行闻炊玉香,会见流匙滑。更须水转轮,地碓劳蹴踏。 分箔图题诗则描写了织布养蚕的劳动过程:三眠三起余,饱叶蚕局从。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郊原过新雨,桑拓添农绿。竹间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图纹空间补以松柳及六月星辰等纹饰。 足内青花双圈,无款识。
0
0
中国古代纹饰
0
0
中国古代纹饰
0
0
中国古代纹饰
0
0
古代服装纹饰
0
0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0
0
中国古代纹饰
0
0
中国古代纹饰
0
0
仿古瓷,即仿其釉彩、仿其器型、仿其纹饰或兼而有之,在中国古代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胎质的硬度,进行修整、打磨等工序,以达到做旧效果。
0
0
TOGETHER LIMITED 北欧风民族纹饰单侧绕腿设计打底裤
0
0
【器世界】茶具 茶杯 品茗杯 功夫茶 #景德镇陶瓷中秋节买一赠一# 手绘 釉里红 热卖- 釉里红是指以含铜色料彩绘在胚胎上,罩上透明釉,经高温还原氧化烧成后,釉下呈现红宝石纹饰的瓷器。釉里红的工艺过程和青花瓷完全一样。
0
0
#古董小知识#【雍正粉彩外销杯碟】18世纪私人航船和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引进珍贵的茶叶,欧洲皇室贵族上流社会因此而产生高尚的下午茶文化,以及与其紧密结合的瓷器茶具文化。其中最叹为观止的是雍正朝粉彩茶具,胎薄轻巧,绘制精湛,纹饰繁复,着色艳丽,尽显奢华富贵。请欣赏大英博物馆藏雍正粉彩杯碟。
0
0
装饰,《辞源》解释为“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指的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以达到美化的目的。 装饰画是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做合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想像,甚至全是幻想。在表现形式上,它讲求多空间的组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节故事,不同的季节变化组合在一起。
0
0
装饰,《辞源》解释为“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指的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以达到美化的目的。 装饰画是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做合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想像,甚至全是幻想。在表现形式上,它讲求多空间的组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节故事,不同的季节变化组合在一起。
0
0
屋内分布着大量的老物件、木元素、做旧元素,鲜经雕琢。原始的斑驳感,沉淀着时光的温度和记忆,带来古朴的自然气息。房屋的陈设无所谓固有的风格流派,自然随心混搭:粗粝的原木房梁下悬挂着精致的欧式水晶灯;麻绳将青花瓷盘有序地串联,便是一面古意盎然的壁饰;无处不在的老家具,或是纹饰缱绻,带着西洋复古的味道,或是结构硬朗,充满明清时期的雍容余韵。
0
0
【蓝柳纹样瓷(Blue Willow、 Willow Pattern)】 中西结合的花纹,看起来素雅,看久了却让人无比心生喜欢。 就像是在漫步在湖边漫不经心的撩起一丝涟漪 据闻诞生于18世纪末英国,另一说法是由英国制瓷家托马斯·弥尔顿(Thomas Milton)于1780年所设计。该瓷器装饰了一种被称为 “柳树纹样”的装饰。(Willow Pattern)。该瓷器纹样并非仅仅应用柳树纹样为装饰,而是一种转印在瓷器上,带有中国青花山水楼阁及人物场景的纹饰,是在西方进口瓷和仿制中国瓷器的过程中逐渐衍生而成的, 经过英国瓷器商的提炼加工,逐渐形成了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瓷器装饰风格,在19世纪蓝柳瓷的使用异常广泛成为了欧洲历史上青花瓷器最为繁盛的时期。
0
0
中国 传统 纹饰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