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 青花梵文碗
本品侈口,腹微鼓下收,承接圈足,造型规整,胎体紧实,釉色润泽,质如美玉。外壁以青花双钩填色绘变形莲瓣八朵,内部留白开光,中填梵文蓝查体各一字,每字下均有一莲座,碗心青花双圈内书一梵文。外底心青花方栏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赞
评论
收藏
更多
元 青花鱼藻纹壶
高21.7厘米 口径17.7厘米底径15.5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壶身一周描绘了鲤、鲌、鳜三种淡水鱼,鱼身之间有水藻填充。使用不表现轮廓线的绘画被称为“没骨”的手法。以单色描绘,由于透过釉层观察,就像窥视水槽一样,水中的情景被写实地表现出来。这是在还没有玻璃鱼缸的时代,完全依靠陶瓷画家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
鱼生动而富有表情,水藻夸张的形态,以及口沿描绘的元代独特的波涛文,都给人以运动的感觉。明治13年(1880年),日本博物学的开拓者、被称为“博物馆之父”的田中芳男先生捐赠。是江户时代以前传入日本的元时代的器物中极少的例子。
0
2
元 青花鱼藻纹壶
高21.7厘米 口径17.7厘米底径15.5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壶身一周描绘了鲤、鲌、鳜三种淡水鱼,鱼身之间有水藻填充。使用不表现轮廓线的绘画被称为“没骨”的手法。以单色描绘,由于透过釉层观察,就像窥视水槽一样,水中的情景被写实地表现出来。这是在还没有玻璃鱼缸的时代,完全依靠陶瓷画家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
鱼生动而富有表情,水藻夸张的形态,以及口沿描绘的元代独特的波涛文,都给人以运动的感觉。明治13年(1880年),日本博物学的开拓者、被称为“博物馆之父”的田中芳男先生捐赠。是江户时代以前传入日本的元时代的器物中极少的例子。
0
1
元 青花鱼藻纹壶
高21.7厘米 口径17.7厘米底径15.5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壶身一周描绘了鲤、鲌、鳜三种淡水鱼,鱼身之间有水藻填充。使用不表现轮廓线的绘画被称为“没骨”的手法。以单色描绘,由于透过釉层观察,就像窥视水槽一样,水中的情景被写实地表现出来。这是在还没有玻璃鱼缸的时代,完全依靠陶瓷画家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
鱼生动而富有表情,水藻夸张的形态,以及口沿描绘的元代独特的波涛文,都给人以运动的感觉。明治13年(1880年),日本博物学的开拓者、被称为“博物馆之父”的田中芳男先生捐赠。是江户时代以前传入日本的元时代的器物中极少的例子。
0
1